最新文章
- 10-14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钟美...
- 10-14 学校举行“点粕成精”大...
- 10-14 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基本状...
- 10-14 刘仲华院士与青年学子共...
- 10-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
- 10-12 学校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
热门文章
- 05-22 袁隆平院士逝世
- 12-31 紧随新时代步伐追光前行...
- 11-04 学校举行2020级本科生开...
- 09-13 资源环境学院土壤资源利...
- 03-23 我校在第六届湖南省大学...
- 06-11 【毕业季】学校举行2021...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钟美娥副教授团队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组图)
时间:
2021/10/14
作者:
钟美娥
点击: 次
图1 (a) Mn-NOPC材料和致密自支撑Mn-NOPCS正极材料的制备流程

图. (b) 热干燥过程中Mn-NOPCS正极材料自致密示意图
本网讯(化材学院 钟美娥)近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钟美娥副教授与河南大学肖助兵教授合作在成本和能量密度双重优势的锂硫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国际权威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IF:17.789)上发表题为“A Cost-and Energy Density-Competitive Lithium-Sulfur Battery”的文章。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3061,2180805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J3214)等资助支持。
锂硫电池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二次电池备受关注,实现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制备成为当下的重要挑战和研究热点。将硫与多孔碳复合用作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既可提供良好的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性,同时又可以抑制多硫化物(
另外,为了凸显其远高于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优势,所制锂硫电池应该兼具成本和能量密度优势(即成本≤$100 (kWh)-1, Eg和Ev分别为400 Wh L-1和 400 Wh kg-1)。
基于上述问题,该研究围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碳/硫复合材料制备这一目标,受“水沸腾可引起强对流现象”的启发,开发了一类生物质衍生的致密、超浸润自支撑碳/硫复合材料(孔隙率仅为0.4),实现了低成本、
(审稿人:余婷婷)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