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07-26 商学院举行“十四五”发...
- 07-26 农学院开展服务乡村振兴...
- 07-26 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与发...
- 07-15 现代种业发展论坛,论道...
- 07-23 “紫花苜蓿引领‘绿富美...
- 07-23 学校举行一流本科课程建...
热门文章
- 05-22 袁隆平院士逝世
- 12-31 紧随新时代步伐追光前行...
- 11-04 学校举行2020级本科生开...
- 03-23 我校在第六届湖南省大学...
- 06-11 【毕业季】学校举行2021...
- 05-24 浪潮不止 灯塔永存——学...
我校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开展“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组图)
科技服务团合影
启动仪式现场
专家在田间调研
本网讯(人事处 蒋立)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引培机制,由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我校具体组织实施的“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于14日至16日在湖南益阳开展系列活动。
3天时间里,在人事处处长伍小松的带领下,结合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服务乡村振兴百名专家基层行活动,由我校18名博士后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组成的科技服务团分赴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桃江县的相关村镇和龙头企业,围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淡水养殖、水稻生态栽培、设施园艺与园林艺术、生态种养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发展建议。
“2019年我见过您,在我的承包地里我们还合影了呢!”在赫山区佑林米业有限公司,这是企业负责人彭佑林看到资环学院教授曾清如时说的第一句话。曾清如主攻土壤降镉技术领域,曾为研究稻米降镉技术来益阳进行调研走访。
“在这样高密度的水槽里养鱼,这些死鱼要及时捕捞上来,避免鱼群大面积感染发病。”早上8点半,动科学院博士后李耀国、吕钊便来到了张作才的鱼塘边,认真询问鱼塘的经营状况并检查鱼塘的各个功能区域。5年前,张作才投资将原有的静态水池塘变成了动态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如今每年盈利超过50万元。这样一种高密度鱼群养殖的模式,如果鱼群出现病疫,后果将不堪设想。听说有水产养殖专家要来益阳做指导,他立马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帮扶,并要求提供长期服务。
在几十公里外的资阳区黄家湖新区管委会,一场专家企业见面会也正在进行。对于企业代表的种种问题,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龙岳林、生科学院教授杨华和园艺学院博士后李炎林就村民和企业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就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建议。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寻找思路研发新技术,未来我们还要多多交流”!在李力承包的水稻田,机电学院教授蒋蘋指出,对于如何落地实现智慧农业,学校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未来将会通过线上线下不同形式建立起专家服务长久联系机制,实现专家团队与技术需求单位的长久无缝对接。”
(审稿人:余婷婷)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