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我的入党故事】原地下党员罗特秉赤子初心 铸向党忠魂(组图)

时间: 2021/04/28   作者: 学生记者 徐婧婷 付若妮   点击:

【开栏语】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持赤子初心筚路蓝缕、奋勇向前,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担当起兴国安邦、奉献为民的责任。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今日起,本网开设《我的入党故事》专栏,撷取身边党员的入党故事,通过采访、自述等方式,回忆面对党旗、高举右手宣誓的庄严时刻,点燃心中那份红色记忆,牢记埋藏心底的入党初心,激发奋勇前进的使命担当,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奉献,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原地下党员罗特赤子初心 党忠魂 

我当时走上革命道路的初心是简单朴素的爱国主义,渴望能用自身所学回报国家。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也能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建设好我们的国家。——百岁将至,在湖南农业大学“讲好入党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访谈会上,99岁高龄老党员、湖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罗特回首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峥嵘岁月,满含深情勉励大学生传递赤子情怀

 

“讲好入党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访谈会现场 李晗枫

1939年冬季,17岁的罗特就读于邵阳新宁省立衡山师范,当他第一次从历史老师的书架上翻阅了一本《大众哲学》后,便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门。除了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罗特还一边从《政治经济学》中深研细悟苏联发展经济的方法,一边从苏联卫国战争小说中学习苏联闹革命的经验。罗特回忆道:“很多小说都讲述了苏联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赶跑资本主义、自立社会主义门户的艰苦历史,其中有些成熟的经验后来也运用在了我们伟大的国家上。”

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的罗特收获颇丰,为他后来从事宣传进步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0年10月,皖南事变轰动全国,白色恐怖愈演愈烈。被迫离开省立衡山师范的罗特,辗转来到了重庆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开始了用笔挥洒爱国热情的忙碌日子。从“反内战争民主”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罗特作为学生组织宣传部长,总是奋斗在写讲稿、做宣传、开集会的宣传一线。热血青年们借助漫画与木雕,以浓厚的爱国情怀,推动抗日宣传工作的发展。

但这样的平静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1947年组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时,号召同学们联合起来反对国民党暴行时,罗特不幸被捕入狱。国民党残忍镇压学生运动令全国人民无比愤慨,地下党组织罢课游行,誓要国民党释放被捕学生。在地下党的营救下,罗特被关了十多天后出狱。被释放后,罗特进入六一社、参与《挺进报》的有关工作,为营救狱内同胞的行动助力。

罗特讲述入党故事

1948年2月1日,地下党根据罗特在宣传进步思想上的优秀表现,批准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郊外的晚上,党旗庄严矗立,罗特坚定宣誓,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投身革命、奉献祖国。出于安全考虑,当时入党只有口头宣誓、没有仪式,但青年罗特的心间涌起一股对党和国家深深的归属感。他暗自下定决心,要为党和国家的未来挥洒青春和热血,无怨无悔。

1948年下半年,重庆地下党组织因出现叛徒受到破坏,罗特被迫返回衡阳,与上级失去联系,组织关系也不幸丢失,但罗特依旧坚持地下工作,奋斗在宣传一线。罗特找到一个报社校对工作,工作之余,向印刷厂工友宣传进步思想。他的表现得到了衡阳地下党组织的认可,1948年10月,26岁的罗特通过了衡阳分局的考察,并在此“重新”入党。时隔8个月,第二次入党的罗特心情更加激动:“走上革命道路是我的初心,现在能够回到党组织、继续为党服务是我的荣幸,希望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共产党人能够联合群众,共克时艰。”

在罗特的不懈努力下,他第一次入党的经历最终被组织认可,他真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时间——1948年2月1日被登记在册。

1949年全国各地陆续解放,但为了保护地下党的安全,衡阳分局依旧进行地下行动。罗特在同志们撤离后留守衡阳,负责联络湖南的党员和团员,一直工作到1950年3月才公开身份。此后几十年,罗特辗转于学校、卫生科、农业大队,始终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为党和国家奉献着。

1982年,年近60岁的罗特受派来到湖南农业大学,担任党委书记一职。五年里,罗特一直兢兢业业、发挥余热,给青年老师和学生传授自己的经验,力争传承红色基因和赤子情怀。退休之后,罗特老书记也通过报纸、电视密切关注时事,他担任学校关工委顾问,还学会了用电脑了解党和国家最新动态,他熟练地操作着电脑,笑称:“我也是与时俱进的。”

两次入党,不改的是罗特老党员对党和国家的赤子情怀和爱国初心;人生跌宕,不变的是罗特老党员心中的坚定信念和愈发热烈的报党报国之行。

(审稿人:袁光敏)

点击下载文件: